什么是接力赛?以一个5V的单片机为例。单片机和继电器之间需要一个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反向二极管消除吸合时产生的瞬时反向电动势,接力是为了什么?继电器用于实现自动操作、自动调节和安全保护功能,使用继电器1时的注意事项,确定继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继电器。
1。继电器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控制设备。通俗来说就是一个开关,条件满足就关或者开。继电器的开关特性广泛应用于许多控制系统,尤其是离散控制系统。另一方面,由于为了某种目的而设计的电子电路,最终或多或少需要与一些机械设备进行交互,所以继电器也起到了电子设备与机械设备之间的接口作用。控制中常用的继电器通常用于继电器控制、信号传输和隔离放大。
正是有了这些不同类型的继电器,我们才能控制不同的物理量,完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二、继电器的作用1。扩大控制范围: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一定值时,可根据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切换、断开和接通多个回路。2.放大:例如灵敏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非常小的控制量,就可以控制非常高功率的电路。
给你举个类似的例子。希望对你理解电路原理图有帮助。R1和DS1是指示性的,没有控制意义。它们是可以去掉的,所以分析的时候不用担心。Q1由CPU控制,R4为基极限电流,Q1在CPU输出低电平时导通,继电器线圈有电流,继电器吸合。当CPU输出高电平时,Q1关闭,继电器线圈电流消失,继电器被释放。因为继电器线圈本身就相当于一个电感,当电流跳变时,线圈两端会有反电动势。为了避免反电动势损坏电路中的其他器件,在线圈两端添加了续流二极管D1,以续流反电动势电压。
1.DC:接5V正极2、DC:接5V负极(MCU地)3、IN:接MCU输出引脚,哪个引脚要和软件一致,比如P1.1继电器输出端子:1、NO:接12V正极2、COM:接电磁锁一端3、NC:悬空无电磁锁,另一端接12V负极。以一个5V的单片机为例。单片机和继电器之间需要一个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反向二极管消除吸合时产生的瞬时反向电动势。
继电器用于实现自动运行、自动调节和安全保护。继电器是一种自动开关,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流动,实现自动操作、自动调节和安全保护的功能。继电器有很多种,包括电磁式和干簧式。电磁继电器成本低,在面包板上使用方便。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继电器线圈通电时,在铁芯、磁轭、衔铁和工作气隙D中形成磁通回路,使衔铁被电磁引力吸向铁芯。此时衔铁带动撑杆推开板簧,使一组或几组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也可接通)。
继电器在电路中起着自动操作、自动调节和安全保护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设备和电路中。使用继电器1时的注意事项。确定继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继电器。2.继电器的线圈电压应与电源电压相匹配,线圈电流应小于继电器的额定电流。3.继电器的工作环境温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继电器的性能。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具有控制系统(即输入回路)和被控系统(输出回路),常用于安装和使用在自动控制电路上。继电器其实就是一个“自动开关”,用小电流控制自己的大电流,主要在电路中起到电路转换、自动调节和安全保护的作用。1.中间继电器的作用:一般电路通常分为两部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继电器主要用于控制电路,接触器用于主电路。
主要控制对象是接触器。接触器触点大,承载能力强,通过实现由弱到强的功率控制,控制对象是电。对于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系统,增加触点的数量和容量,用于传输控制电路中的低位信号。中间继电器本质上是一种电压继电器,根据输入电压的有无而动作,一般触点对较多,触点容量的额定电流在5 A ~ 10 A左右,中间继电器体积小,动作灵敏度高,一般不用于直接控制电路的负载。但当电路的负载电流在5A ~ 10A以下时,也可以代替接触器控制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