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持放电什么意思 自持放电的条件

元器件 浏览

什么是气体放电?电弧由三部分组成: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电弧温度很高;电弧是一种自持放电现象;气体放电的暗放电主要是非自持放电(但自持放电的某些区域存在暗放电),电场空气间隙中一旦发生自持放电,为什么间隙会被击穿?从图1232可以看出,如果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就会有电流在放电管中流动。

什么是自持放电

1、真空灭弧不需要外界供给介质但开断失败也会发生爆炸事故这句话为什么...

真空灭弧是固体思路,不需要介质真空灭弧,但容易造成明显的断开。一旦不断开,再次启动会造成相间短路。真空灭弧室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真空真空是指在给定的空间内,远低于环境大气压的气体状态。真空中气体的稀薄程度通常用真空度来描述,用压力值来表示。l大气压760 mmhg×133.3 pa/mmhg = 1.013×105 pa(帕斯卡)或0.1013MPa,压力越高,真空度越低;压力越低,真空度越高。

什么是自持放电

它是一种真空装置,利用密封在真空中的一对电极(触头)等部件,依靠真空优良的绝缘和灭弧性能,实现电路的闭合或断开,并能在切断电源后迅速灭弧和抑制电流。3真空灭弧室的工作原理要解释真空灭弧室的工作原理,必须了解电弧、真空电弧、扩散电弧、集中电弧、横向磁场和纵向磁场的概念。3.1电弧电弧或电弧放电是气体放电的一种形式。排出物的性质和外观各不相同。

什么是自持放电

2、解释电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气体间隙的放电实验表明,整个过程分为电晕放电、辉光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电晕放电是指气体介质在不均匀电场中的局部自持放电,是最常见的气体放电形式。在曲率半径较小的尖端电极附近,局部电场强度超过气体的电离场强,电离并激发气体,从而发生电晕放电。电晕发生时,电极周围可见光,并伴有嘶嘶声。

什么是自持放电

Glowdischarge是指在低压气体中呈现辉光的气体放电现象,即稀有气体中的自持放电(自激传导)现象。它是由法拉第首先发现的。它包括亚正常辉光和异常辉光两个过渡阶段。辉光放电主要用于制造氖气镇流管、He-Ne激光器等器件。电弧放电,在一定电压下,两个电极通过气态带电粒子(如电子或离子)保持导电的现象。激发样品产生光谱。

什么是自持放电

3、什么是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

Thomson理论当外加电压足够高时,一个电子从阴极移动到阳极,由于碰撞和离解形成电子坍缩。由于碰撞和离解产生的新正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移动并与阴极碰撞,至少有一个有效电子可以从阴极表面释放出来,以弥补原来产生电子坍缩进入阳极的电子。然后放电达到自持放电,自持放电的条件如下。这是汤姆逊放电理论的叙述过程。详情:流理论关于气体电击穿机制的理论。

什么是自持放电

4、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

1。适用的pd值不同:1。汤姆逊理论只适用于PD值小的范围;2.流理论只适用于pd值较大的范围,两者之间的跃迁值为PD≈26.66 KP ACM . Thompson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电子的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中电流倍增的主要过程,阴极表面的电子发射是维持放电的重要条件。2.流理论的基本观点:(1)以汤姆逊理论的碰撞电离为基础,强调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效应,用气体空间的光电离解释气体放电通道的发展过程。

什么是自持放电

5、电弧具有什么特征?它对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有哪些危害?

电弧的存在延长了开关电器打开故障电路的时间,加剧了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危害。电弧产生的高温会使接触面熔化蒸发,烧毁绝缘材料,还可能对充油电气设备造成火灾和爆炸。由于电弧在电力和热量的作用下会移动,很容易因飞弧造成短路和人身伤害,或导致事故扩大。电弧由三部分组成: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电弧温度很高;电弧是一种自持放电现象;

什么是自持放电

6、气体放电的暗放电

暗放电主要是非自持放电(但自持放电的部分区域也有暗放电)。暗放电理论是由英国物理学家J.S .汤普森在1903年提出的,所以这种放电也被称为汤普森放电。根据上述物理描述,唐生推导出公式中到达阳极的电子数nu为阴极发射的电子数;d是阴极和阳极之间的距离;α是汤普森的第一电离系数。上式表明,电子数随距离d呈指数增长,在一些光电器件中,故意充入一些惰性气体,使光阴极发射的电子在气体中倍增,从而放大光电流,提高器件的灵敏度。

什么是自持放电

当正离子轰击阴极表面时,阴极产生电子发射;这种离子轰击产生的二次电子发射称为R过程。R过程使放电有了新的特点,即R过程产生的二次电子也可以参与到复杂的流动中。如果,同时,R过程产生的电子数恰好等于飞向阳极的电子数,则放电可以独立于外电离源自持,然后转化为自持放电。气体的点火电压取决于一系列因素。1889年,L.C. Paschen发现,对于平行板电极系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点火电压是气体压力P和电极距离D乘积的函数,也就是俗称的Paschen定律。

什么是自持放电

7、为什么电场气隙中一旦出现自持放电为什么间隙将被击穿

从图1232可以看出,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放电管中会有电流流动。图中OA段,电压从低逐渐升高,电流也随之增大。当外加电压继续上升时,电流会在过渡区AB出现急剧增加,这时气体被击穿。这个电压称为击穿电压。气体被击穿后,从非连续放电到自持放电,图中BC段称为辉光放电。辉光放电的电位降大多集中在OA、B、C三个区域,所以这三个区域总称为阴极电位降区,电位降称为阴极电位降,一般在几十伏到几百伏。

什么是自持放电

电弧放电的特点是热离子发射和高发射密度。发射密度可以达到每平方厘米几十安培,甚至几百安培。当发射密度达到如此高的水平时,可以在没有高电离密度的情况下产生维持放电所需的电离,并且可以充分地维持阴极发射温度。因此,电弧放电的阴极电位降很低,通常接近电离电位。电弧放电的特点是放电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如图1232的EF部分所示。这种现象称为负电阻特性或负伏安特性。

什么是自持放电

8、什么是气体放电?

气体放电是指气体介质中的自由电子在足够的电场强度下,能够在自由程中获得足够的能量,引起中性气体分子电离的现象。宏观来说,是电流直接通过气体,同时发出火花、电弧或辉光的放电现象。请在这里查看自由路径的概念。气体放电可分为火花放电、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辉光放电。如果你需要了解其中一个的细节,请提问。气体放电是指气体中流通的各种形式的电流。

此时,如果在气体中放置两个电极,并施加电压,就会有电流流过气体,这就是所谓的气体放电。分类:气体放电包括电晕放电、辉光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1.电晕放电在气压较高、电极间距较大时难以获得自持放电。但如果有一两个电极很尖(即曲率半径很小),形成很强的局部电场,则可导致气体的强烈激发和电离,出现发光薄层,称为电晕层;电晕层以外的区域由于电场不足以激发和电离,所以颜色较暗,称为电晕外区。